新华社伦敦8月26日电(记者吴早晨 郑博非 袁亮)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市中心的东谈主民历史博物馆名气并不大,记者却在这里有了一份不测收成——一份尘封多年的历史档案,见证了80多年前中外联袂顽抗日本骚扰者的历史。 这是8月21日在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市的东谈主民历史博物馆拍摄的由曾进入东江纵队的新华社伦敦分社首任社长黄作梅编缉编撰的《东江纵队与友军》。(新华社记者吴早晨摄) 这是一册宽泛信纸大小、纸张泛黄发黑的条记,封面用红字写着《东江纵队与友军》。这份档案未经装订,只用别针夹着,页边已脆化。 留心翼翼
新华社伦敦8月26日电(记者吴早晨 郑博非 袁亮)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市中心的东谈主民历史博物馆名气并不大,记者却在这里有了一份不测收成——一份尘封多年的历史档案,见证了80多年前中外联袂顽抗日本骚扰者的历史。
这是一册宽泛信纸大小、纸张泛黄发黑的条记,封面用红字写着《东江纵队与友军》。这份档案未经装订,只用别针夹着,页边已脆化。
留心翼翼地打开档案,纸张似乎会一碰即碎。黄作梅这个名字反复出现,他是这份历史档案的主要编撰者。
黄作梅行为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国外使命小组组长,因在救援友军战俘、谍报互通等方面的特出孝顺于1947年被英王乔治六世授勋,他借此契机来伦敦创立了新华社伦敦分社。近几个月来咱们一直在寻找黄作梅在英国的脚迹。
几个月的苦苦找寻,一直毫无痕迹。就在险些要烧毁之际,记者在英国国度档案馆外馆藏品系统中发现一条迟滞痕迹:一份存档于“东谈主物杂项文献”下的要求,虽未表明是否与黄作梅联系,但检索环节词“Raymond Wong”(黄作梅的英文名)赫然在列。
抱着一线盼愿,日前记者一排驱车四个多小时前往位于曼彻斯特市中心的东谈主民历史博物馆。前边提到的历史文献填补了对于黄作梅及中英在二战中并肩作战的一段空缺。博物馆馆员阐述说,20世纪90年代,英国共产党曾执有的大都档案贵寓存入东谈主民历史博物馆。据馆员回忆,自其2011年任职以来,仅两至三东谈主曾预约查阅这本册子。
这份号称“东江纵队实录”的史料,其本色之全让咱们咋舌不已。这份档案本色分为三个部分,详备纪录了中共勾通下的广东东谈主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奈何与友军互助,救援被俘友军东谈主员、开展武装斗争、高深传递谍报等,包括官方纪录、感谢信和回忆著作等。
1944年2月,好意思军第14航空队遨游员唐纳德·克尔的战机在香港上空与日机激战时被击中,他被东江纵队游击队员救起,这一历程被纪录在这份档案中。“有两个孩子原谅他多日,直至他约略安全地从山路被移动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克尔中尉和游击队员们在一王人,直至伤口痊可……”档案中还附有克尔的感谢信。
档案中包括一位名为F·P·富兰克林的战俘写的回忆著作:“我仍显然牢记那一天,又名好意思国遨游员在战斗中被日军击落伍,从高空跳伞……咱们深知日本东谈主的狠恶,本能地为他祷告。然则,当阿谁身影消灭在山岳另一侧时,咱们彻底没思到——宽待他的并不是敌东谈主,而是一又友。那是中国游击队员——他们把这名好意思国盟友从亏损旯旮救了下来。”
档案文献中还纪录了东江纵队与友军方面开展的谍报合作。时任好意思军第14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在电报中称“若无东江纵队的全力协助,这场战役的结局恐难以完毕。”
黄作梅本东谈主还撰写了长文,回来东江纵队与友军多方面的合作情况。据他回忆,1942年东江纵队与英正直式合作,从此两边在联袂抗日方面进行全标的合作,仅救援友军东谈主员就有80余东谈主。
“亲爱的黄先生:我莫得鼓胀的汉文水平来完竣抒发我和我的战友们对你们使命的谢忱之情,但我仍要力争说几句。我恒久不会健忘你和你的同道们予以咱们的匡助。我不仅感谢你们为我个东谈主所作念的一切,更对你们在中国顽抗日本骚扰、排斥其影响的真挚努力致以荣华敬意。”这是好意思国舟师筹备役中尉马修·J·科尔宾写给黄作梅的信。
得知新发现这些历史贵寓,黄作梅之子黄伟建特别惊喜。他在电话里说,多年来他一直寻访父亲的脚迹与翰墨,从来不知,更莫得看到过他父亲亲手完成并留在东谈主间的作品原件,如今终于称心满意。
通话后欧洲杯体育,黄伟建用微信给记者发来一段翰墨:“相配感谢你们发现并找到了我父亲80年前所撰写的算计东江纵队与友军合作、在香港救援国外友东谈主的历史档案。它充实了畴前东纵在港救援国外友东谈主使命的具体本色与细节,使东纵历史接洽得以愈加完善,同期也使我对父亲的了解与感受愈加深远、果然与和睦……”